「無住屋者」要說話

從1隻不帶殼、雙眼會掉淚、神情沮喪的蝸牛做為精神象徵開始,2個月來接二連三走上台北街頭抗議房價太高的「無住屋者團結組織」一直以溫和、幽默、諷刺的方式,表達他們的訴求。從剛剛落幕的萬人夜宿忠孝東路,到正在規畫的百對無屋佳偶街頭集體結婚,「無住屋」度員大眾的模式,令不少人在乍聽之下都會心一笑。
「社會改革是件好事,要用辦喜事的方式來做,」該組織發起人--板橋埔心國校老師李幸長強調,為了爭取社會中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安身的「窩」,猶如每隻蝸牛都會有一個護身的殼,「無住屋」雖走上街頭,卻不會出現街頭暴力、不與任何政黨掛鉤、也不容許任何有政治企圖的人加入為會員,「因為我們都是中產階級…,」李幸長進一步補充。中產階級的社會運動,正是「無住屋」最具時代意義的特點。儘管走上街頭之際,仍保持了傳統性格--理性,卻也突破了中產階級就是沈默大眾的形象。
「小學老師4個字代表的就是溫和理性,也時甚至是懦弱消極,像我們這類中產階級以前是沈默的;」當李幸長作在「無住屋」總部裏如此訴說時,一旁,服務於貿易公司的年輕人馬上補充說:「現在要覺醒起來!」話語初歇,另一位服務於交通部公路局的公務人員又語帶興奮地表示:「這是台灣社會成敗的關鍵。如果失敗,表示中產階級是毛被拔光還不會叫一聲。」
令這群會員年齡大約在25到35歲間,其中至少有1/4擁有大學以上文憑的中產階級不滿與激動的原因,在於財團把房子當成投機商品炒作;而政府官員還一天到晚發表:「我們會幫中低收入戶蓋國宅,但是自由市場的運作不要去干預,」的言論,卻拿不出具體的解決辦法。
「我們到底標榜民生主義?還是乾脆修改憲法,變為資本主義?」他們質疑政府。他們批評炒作房地產的人「是不帶刀槍的強盜,文明野蠻。」也因而招致一些業者反擊他們「如同共產黨。」從沈默到選擇發言,「無住屋者團結組織」的訴求,能得到滿足嗎?
eXfuze F1 team
0 意見:
張貼留言